您好,欢迎访问中企法顾官方网站!
01、国家决定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批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02、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并已发布多起劳动争议案件
2024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人民法院案例库的网址是:https://rmfyalk.court.gov.cn,也可以从最高人民法院官网首页的“人民法院案例库”图标直接点击进入。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类似案例作出裁判。所以,入库案例的权威性不容置疑。
其中,劳动争议、人事争议等已发布多件指导性案例和若干件参考案例,涉及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年终奖、加班费、性骚扰、调岗、分段计算、挂靠、双赔等多个方面。
03、国家法定节假日从11天增加到13天
2024年11月10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家法定节假日从原来的11天增加到13天,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增加的2天分别为农历除夕和5月2日,因此,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即13天法定节假日如下: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04、提出修改《劳动合同法》,编纂《劳动法典》
2024年10月30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其中提到健全劳动法体系:将劳动者平等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安全健康、人格尊严、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集体协商、民主管理、权益维护等,逐步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并在劳动法体系中作出制度安排。
加强劳动法的体系化,既要继续走修改和制定单行劳动法律的路径,制定《基本劳动标准法》和修改《劳动合同法》,同时还要重视修改《劳动法》,待条件成熟时编纂《劳动法典》。
05、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2024年6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赴黑龙江、上海、江西、广东、四川、宁夏等6个省(区、市)开展实地检查。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河南、重庆、青海等6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作出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反映出小微企业参保率较低、实缴费落实不到位、断保现象时有发生、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等问题。
06、修改《社会保险法》已列入立法规划,正在有序推进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正式公布,“《社会保险法》修改”被列为第二类项目,即“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法修法工作,将“统模式”改革、多层次多支柱社保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积极预防功能、职工医疗互助保险等经验成熟、实践定型的制度上升为法律规范。
同时,完善滞后于改革发展的内容,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过时的法律表述和落后于改革实践的条文进行统一更新。还要完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等内容。
07、最高人民法院确立隐形加班的认定规则
在2024年3月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让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
对于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工作的情形,如果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开展工作已经超出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劳动者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媒体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特点,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应当认定为加班。
08、人社部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人社部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明确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支付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应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以及以货币形式将劳动报酬按时足额支付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本人等。
同时,还明确了劳动规则的内涵,包括订单分配、劳动报酬及支付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并明确了平台企业制修订劳动规则要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
这些指引和指南的出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更明确的权益保障依据,有助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发展。
09、最高人民法院三次明确劳动合同终止的裁判规则
2024年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案例二对此问题进行了明确:只要劳动者符合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其就具有单方选择权,用人单位无权拒绝续订。
2024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官网刊载了《法答网精选答问(第六批)》。认为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了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订立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应当预见到期满后存在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能。如果劳动者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遵纪守法,完成了工作任务,可以依法要求与用人单位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续订。
2024年12月11日,人民法院案例库发布“张某诉福州市某公交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认为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依法享有单方选择权,用人单位无权拒绝续订劳动合同。
10、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正式完成并轨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文《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缴纳社会保险(含养老保险)费用,建立与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制度。
当时设置了10年过渡期,到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正式完成并轨。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一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缴费和计算方式向企业看齐。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
电话咨询:400-8813-133
邮箱:437005814qq.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1号楼
运营中心: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三街619号 泰合•国际金融中心15楼
Copyright © 北京中企法顾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科创纵横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1116号
扫一扫免费法律咨询